星期二, 十二月 19, 2006

八一八可爱的老郑

叫他郑老师,完全是因为工作原因,其实我更愿意叫他郑渊洁或者老郑。很好的一个人。来公司后有机会看到一些名人,大部分只是看到而已。因为录节目,郑老师是我接触最多的一个人。他是我工作后接触过的唯一一个录节目前会提前半小时甚至更久到的人,这在无数人(包括我自己)喜欢或者被迫迟到的社会不太多见了。他也是唯一一个做节目前会主动和你沟通的人。其实,算起来,我和郑渊洁打交道也只有三次,但我却感觉他是那么熟悉的一个人,并且也是因为他的存在,让我在近半年的工作中除了奔波劳碌的记忆,还留下了一丝温暖和感动。

一次偶遇,一种经历,一份感动

第一次见郑老师前有点紧张,因为毕竟第一次和名人面对面接触,要说好多话、做好多事,一个陌生人,而且还是某个领域的牛人。还是有点紧张,以致于紧张得我见面前都没有baidu下郑老师这些年都长什么样了,倒是baidu了下亚旗,因为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亚旗,对不起吆,你不要向偶扔鸡蛋)。那天在二十层,因为之前baidu亚旗了,一上去就认出了他,握手,接着是郑老师的助手,最后,才发现了站在身后的郑渊洁。第一印象是亲切,第二印象是可爱,郑老师长了一张非常让人容易接受的脸。不过当偶跟在头发有一点点微白的老郑身后走进演播厅时,还是嘀咕:老郑的脸皮保养得真不错,很光滑、很滋润的样子。让偶感觉到没有距离感的一个细节是,当我把水递给亚旗和郑老师时,他们不是仅说了句谢谢,也不是示意性得拿了拿杯子,而是,在我们谈话的间隙,他们真的是把水喝了。尤其是亚旗,很快就把一杯水喝光。就这一个动作,让我对这父子俩的好感顿生。作为一个人,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回报,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尊重。当我倒水时,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喝不喝与我的感受有什么关系。但当他们喝下的那一刻,还是有点小小的感动。因为有好多来这的人,即使很渴,他们也不会喝工作人员递上去的水。我看着空了的纸杯,已经不怎么紧张了。

在休息室,郑老师和我谈论节目中要谈的话题,和一般的名人不同,郑老师绝不是那种自说自话、说到兴高采烈就把别人晾一边的人,他会不停得注意和你的眼神交流,会不停得询问你的意见。在谈到住房问题时,郑老师问我,“可以问你一个私人问题吗,你是租房还是买房?”那种神情,是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在寒暄,温暖的寒暄。

这是我第一次见郑渊洁,觉得他非常亲切、聪明。他是那种少有的有脑子的人,懂得怎么达到目的、懂得怎么让别人喜欢他、懂得怎么推销自己,当然,是用正确的、合理的、不伤害他人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我们录的是脱口秀节目、后期制作也很少剪辑,节目中郑渊洁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或答案,但是他总是能很诙谐、智慧得过渡过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记得后来谢雨欣一起来做节目,在谈到“被包养”的经历时,节目刚开始,谢雨欣就声明自己不说这个话题,老郑开始也没有想到她会这么说,但很快老郑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谢雨欣把不想说的话说了出来。我当时就想,换个人,也许当时就放弃了,但老郑却屡败屡试、终于让谢雨欣开口说那段事,这一点老郑挺让人佩服的。

像所有的文人一样(也许不该用“文人”这两个字来称呼老郑),郑渊洁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但和大多数人不同,他不是只对自己敏感、对别人的感受和心理他也同样“敏感”。记得那次谢雨欣和他录完节目后,他居然主动提出给我和谢雨欣照相,我想,在那个聊天室,不是每个嘉宾都会这么做的吧,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像我这么幸运。极小的事,却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有时候想想世界很功利,每个人都变得势力、不懂得尊重人、每个人都很难保留那些真诚的情感、真实的喜怒哀乐。郑渊洁没有上过学,但是也正因为没上过学,他比别人更容易保留作为人的一些简单、质朴的情感。他帮助帮助过他的人,对他好的人他必然对他更好,对他不好的人他也会毫不掩饰他的愤怒和厌恶。爱与恨这些最原始、最简单的感情,大部分人都已经丢失了,我们总是因为种种借口不去报答对我们好的人,我们也是因为种种原因去讨好或奉承对我们不好的人。在这一点上,老郑是幸福的,他有资本去保留自己真实的一面。也许是因为长时间写童话的原因,对那些他不知道的事情,他会好奇,你问他他会说不知道,而不是像n多人一样习惯不懂装懂。他没上过学,也不是很喜欢学校教育,但是他不会因为自己没上过学鄙视那些受过高等教育、追求学问的人,这一点好像无关痛痒,但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有某个时刻,不屑于和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为伍。至少,在这一点上,老郑比大多数人做得好。

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但不是一个喜欢歌功颂德的人,更不是那种总爱盲目崇拜别人的人。我从来没有崇拜过老郑,我甚至不太喜欢用作家这个称号来称呼他,但我喜欢真诚的人、喜欢善恶分明的人,尊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更尊重那些为数不多的真实可爱的人。老郑恰恰是这样的人,而恰恰我认识他,恰恰他又做了让偶感动不已的事。不会忘记最后一次录完节目,因为偶要离开这了,想和老郑父子最后一次合影,郑渊洁居然坚持让我站在他们父子中间,他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只是面子上客套一下,他更像个孩子,是真的要做一件事情,是真的“留念”。

以前常想,如果从来没有上过大学,自己会不会更真诚些,就像我常想,如果从来没有在城市里生活过,会不会更快乐,认识老郑之后,偶尔也会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有了钱、有了地位,会不会像老郑一样还能保留内心单纯、善良、真实的一面,哪怕可能只是一点点。(全文完)

1 条评论:

匿名 说...

没想到郑渊洁是个性格这么好的人。btw:他儿子和他长得好像啊~!